发布日期:2017-04-24 14:18:51
| 来自:
| 阅读:907次
吉布提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又可成为埃塞俄比亚的出口港。招商局希望,在吉布提港复制改革开放初期蛇口的“前港-中区-后城”模式,在软硬件上打造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自贸区。 中国改革开放是从深圳蛇口起步的,已被证明有效的发展模式能否复制到其它国家?曾参与蛇口建设的招商局正试图用全球各地的案例说明,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4月19日至20日,第七届亚洲研究论坛在北京召开,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招商局)海外业务部海外业务总监李国锋在会上介绍了招商局的“蛇口4.0”模式,以及招商局计划如何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打造符合该模式的港口。
李国锋介绍,所谓的“蛇口4.0”就是“前港-中区-后城”模式,其中1.0是指港口,2.0是工业区,3.0是城市,4.0则是这一模式在海外的复制版。
位于深圳西南部的蛇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建立的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从1979年开始建设。李国锋介绍,蛇口首先建造的是蛇口港,随着港口的发展,后面再建起蛇口工业区,利用劳动力优势,吸引“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制造业。在港口和工业区相继发展起来之后,港口配套服务也逐渐完善,形成商业、办公和住宅设施,最后发展为城市。
李国锋认为,“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蛇口类似,比如拥有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等优势。但企业之所以不愿意去投资,是因为很多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商业软环境还比较差。
“中国的很多中小企业都想去海外投资,但又担心当地政府的效率问题、金融服务不配套、法律服务不配套,我们就想提供一个平台,让它们在我们这个区域里面,感觉到跟中国相似的投资环境,打消它们走出去的担忧。”李国锋表示。
在招商局的思路中,这个平台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硬件设施的改善,比如港口、公路、产业园区的建设;另一方面是软环境的打造,在特殊区域里实施特殊政策,与国际接轨。
李国锋还以东非沿海国家吉布提为例,解释“前港-中区-后城”模式可以如何因地制宜地实施。
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东南与索马里接壤,西部是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家埃塞俄比亚。虽然吉布提人口仅约90万,但其地理位置特殊,吸引了法国、美国等多国驻军。
李国锋表示,吉布提港的发展空间巨大,因为其处在中国到欧洲主航道的咽喉之处,又背靠有上亿人口的埃塞俄比亚。考虑到埃塞俄比亚正在进行工业化,其需要进行海上运输的货物基本上都会经过吉布提港,吉布提未来的货物吞吐量将十分庞大。
2013年2月,招商局下属公司与吉布提港口和自由贸易区管理局签署协议,以1.85亿美元收购吉布提港有限公司23.5%的股权,准备将其打造成蛇口4.0模式的试点。
李国锋介绍,招商局首先对吉布提的港口设施进行了升级换代,在市中心之外建设现代化的新港。在园区部分,招商局一共获得港口后方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期规模为6平方公里,起步区为2.4平方公里。
“我们在不同国家会做不同的区,有的国家会做出口加工区,专门做制造业,有的是保税物流区。吉布提这个地方比较特殊,它的开放程度非常高,外汇自由进出,对外国劳动力的限制也比较少,地理位置又靠着港口,所以在这块做的是自由贸易区。”李国锋表示。
这个自贸区的园区部分已于1月开工,预计年底可正式对外招商。李国锋表示,最初的自贸区准备吸引四种产业:第一种是依托港口、面向埃塞俄比亚的物流集散业务;第二是商贸,招商局计划吸引在广州的非洲商户,让他们将吉布提建设成一个面向非洲市场的商品集散中心;第三是简单的出口加工,主要是一些产业链比较短、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可以从中国等地引进;第四是做商务配套服务,包括办公、酒店、住宅等。
在未来,招商局还计划,将城市中的老港区进行再开发,发展商业、住宅、办公功能,从而实现“前港-中区-后城”模式在非洲的落地。
李国锋介绍,招商局现已在全球18个国家48个港口有投资,还计划在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等地复制类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