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5 14:28:38
| 来自:
| 阅读:1024次
从空中俯瞰广州,我们可以看到白云机场和南沙港分别位于城市的北部和南部,形成了一对“双子星”。手握国际空港和国际性港口“两张牌”,广州提出了打造国际航空、航运枢纽的目标。连日来,广州市各区“两会”密集召开,国际航空、航运枢纽的主战场所在区域——花都、白云、南沙也相继召开了“两会”,并纷纷围绕国际航空、航运枢纽建设目标,在交通、金融、开放发展等领域展开了部署,并形成了同台共舞的效果。 交通互补 海空联运助力广州参与国际竞争
广州综合交通枢纽版图上,一南一北的航运和航空枢纽形成海空联运“双子星”格局。这为广州发展海空联运提供了可能,进而提升广州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增加广州参与国际竞争砝码。
海空联运运输时间比全程海运短,成本比全程空运低,温哥华、西雅图、洛杉矾、旧金山、香港、新加坡、泰国都是知名的海空联运城市节点。
观察广州海空联运前景,南沙港区三期、粮食通用码头、汽车滚装码头建成投产,2015年实现货物吞吐量2.82亿吨。南沙港区四期、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近洋码头、江海联运码头正在加快推进,力争到202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5亿吨。
白云国际机场2015年货邮吞吐量达154万吨,机场第三跑道投入运行,远期规划有5条跑道3座航站楼,力争2020年货邮吞吐量超过250万吨。
海空联运关键是选择符合要求的海运航线和中转机场,一般要求港口与机场集疏条件优越。更具体地说,海运国际轮航线多而快,中转机场必须是枢纽型机场。
当前,南沙港货物吞吐量排名世界前十,白云国际机场去年货邮吞吐量排名世界第19位。可以说,南沙港和白云国际机场已经具备国际性大港、国际性航空港功能,是广州“三大国际战略枢纽”重要支撑。
随着广州对一南一北两个枢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跨境物流体系建设,引进一批国际性物流龙头企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化化物流产业集群,广州扮演国际性海空联运角色将愈加清晰,功能愈加凸显。
金融合作 共同做大飞机租赁蛋糕
近年来,南沙融资租赁从零起步迅速发展,目前企业数量和业务规模占广州市的七成。截至2016年9月,中国(广东)自贸区南沙新区片区已经落户210家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金总额达663亿元。
作为融资租赁产业的重要分支,飞机租赁也在广州异军突起。2015年,广州飞机租赁实现零的突破。而今年以来,南沙已经通过飞机租赁spv项目公司落实引进10架租赁飞机,合同金额约6.8亿美元,约45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两架波音787-9梦想客机。
值得一提的是,飞机租赁的快速发展,也可以看到国际航空枢纽与南沙自贸试验区的协同互助。作为自贸试验片区,南沙拥有发展飞机租赁的政策优势。但是,飞机租赁的发展离不开白云国际机场及其综合保税区。白云机场除了提供机场停放空间,更重要的是为飞机租赁的发展带来客户及相应的资源。业内人士指出,广州飞机租赁市场蛋糕的做大其实是南北“双子星”相互协作的成果。
下一步,南沙将继续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产业,推动单船单机融资租赁以及契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跨境租赁等业务创新。这方面的发展特别是飞机租赁的提升,将离不开白云机场的支撑和保障。
开放发展 强化珠三角对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白云机场被重点提及:强化上海、广州国际枢纽机场功能。而拥有优良深水港的南沙则是广州承接“一带一路”战略重要枢纽的新平台。可以说,国际航空、航运枢纽建设是广州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也为强化大珠三角对全国、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广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白云国际机场要力争2020年国际航线达到150条、旅客吞吐量超过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50万吨以上。依托白云机场强大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广州白云、花都两区已经吸引着越来越多航空公司的落户。飞机维修、国际物流、跨境电商、酒店业等临空产业也在机场周边迅速发展。
而伴随着南沙港区航运枢纽功能的强化,南沙集装箱吞吐量与邮轮旅客规模均节节攀升,物流、贸易、金融等产业迅速发展。
依托国际航运、航空枢纽的建设,广州对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集作用更加强大,对高端要素资源的吸附和集聚水平也进一步提升。而作为大珠三角城市群中的交通枢纽,这二者又共同强化了大珠三角对全国、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