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03-23 9:45:36
| 来自:
| 阅读:749次
坐拥“近港”却选择上百公里外的“远港”;面临便捷高速公路却宁愿选择难行的二级公路……记者近日在广西部分企业调研了解到,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的背景下,一些企业深感物流成本高昂之痛。部分专家和企业负责人认为,高成本是我国流通领域的突出问题,亟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寻求新突破。 部分广西货不走广西港
广西北部湾港是西部最大的港口,紧靠东盟国家,且拥有极广阔的西南腹地,北部湾乃至广西的“连通优势”十分突出。近年来,北部湾港已建成生产性泊位256个,最大靠泊能力为20万吨,设计吞吐能力2.24亿吨。
然而,记者近日在部分企业调研了解到,部分广西货却不走广西港,宁愿选择更远的湛江、深圳等地港口。
广西一家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企业需从海外大规模采购原材料,当前国内外市场低迷,企业遭遇困境,而高昂的物流成本更是“雪上加霜”,他有10多万吨货物宁愿绕远路,走广东湛江港。
“尽管北部湾港是深水港且港口装卸能力比湛江港强,散货装卸也更方便,但物流总费用计算,走湛江港比北部湾港更便宜,且湛江港管理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对接,降低服务费用,并协助联系铁路公司运货,管理和服务意识更强,容易赢得企业信赖。”这名负责人说。
班轮密度低也是一些广西货不走广西港的另一重要原因,因为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物流成本。北海市出口加工产业园区一电机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紧靠北部湾港,但港口班轮密度不如广东港口高,公司需及时交货,不得不将货柜从北海运到深圳盐田港或香港码头,再转运到美国和欧洲。“每年1000多柜都需转运,每个柜运费增加数千元。”这名负责人说。
广西物联东盟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捷说,港口“舍近求远”现象,实质上反映出北部湾经济区活度、背后商贸和物流体系相对薄弱等问题,使企业“近港”总成本比“远港”更高。但班轮密度与经济活跃度,是“鸡生蛋”与“蛋生鸡”的关系,广西亟须在发展临港工业、招商引资等方面实现跨越。
李捷认为,西南各省作为港口腹地,相互之间经济协调有待加强,北部湾港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广西宜立足港口优势,进一步整合西南地区需求链,降低港口物流成本。
成本与运价“倒挂”倒逼货车超载
记者走访广西多家企业了解到,在流通领域,除港口运输外,公路运输成本之高,也是企业一大“痛点”。
广西河池市一家物流企业负责人向记者算了一笔账:货物从北部湾港至河池市,一辆55吨重货车在高速公路通行的燃油费约2800元、通行费为1315元,总费用超过4100元,这并未包括司机工资、车辆折旧等费用。55吨的货车载货约34吨,目前从北部湾港至河池的运输价为每吨108元,总收入仅3600多元,运输成本和货物运价“倒挂”。
这名负责人说,尽管各地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但货车不超载难以生存,而高速公路对货车计重收费,超载收费额非常高,一些货车只能超载10吨至30多吨后选择二级公路通行。
李捷告诉记者,流通环节的成本因素复杂,降低的难度很大,以公路运输为例,其涉及的税、费、燃油等成本,几乎都“牵一发动全身”。
公路运输成本过高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物流信息不对称,货车和货物难进行有效对接,货源要费力找车,车主也要辛苦找货源,从而增加了成本。“广西区内运输往往只能确保单趟运货,无形中大幅增加了企业物流成本。从货主单位把发货信息发布出来到司机接活,也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利润也被层层盘剥”。
相关专家指出,物流产业链条长,涉及政府十几个管理部门。虽然各地对物流业发展重视程度在提高,但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打破,存在部门分割,推动物流系统化建设难度大。下一步需强化流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解决流通过程中的“盲人摸象”问题。
以物流领域供给侧改革为企业减负
专家指出,流通既决定着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又与生产不可分割,部分流通设施与生产设施融为一体,一些流通活动本身就是生产活动,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记者了解到,加快流通流域改革、降低物流成本正引起广西高度重视。2015年,广西专门印发了《广西促进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了广西物流业将建立现代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推进信息化建设等。
广西港铁物流发展将获得重点支持。计划方案提出,完善北部湾港口和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北部湾港集疏运能力,推进北部湾港40万吨散货码头和航道建设,提升港口大宗散货和集装箱吞吐能力;着手南防铁路扩能改造;开工合浦至湛江铁路,加快钦州保税港区、北海铁山港区铁路专用线和码头专用线建设,完善港铁直连,提升疏港能力,形成沿海区域环形铁路网和新的铁路通道,改善车辆的运输组织。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及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监管作业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广西区内转关作业模式,实现货物在北部湾经济区内“7关4区”自由流转。
广西物联东盟研究院副院长莫华指出,港铁物流如果能取得较大突破,将较大力度降低企业总运输成本,并扩大北部湾港辐射范围和发挥其经济带动作用。
此外,广西正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物流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发展区域性和特色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广西部分企业已和电信运营商合作,搭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货主在平台上“发单”,车主可直接“接单”,打破原来信息壁垒。莫华认为,这些举措将一定程度缓解物流信息不对称现象。